服务热线:
400-028-3350
您的位置: 首页 > 公司新闻 > 公司新闻

【48812】同心筑梦 聚力前行

来源:米乐m6网页版登录入口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8-04 13:39:39   浏览量:21 次

  4月3日,“同根祭初祖 同心筑梦圆”采访团成员在宝鸡市岐山天缘食物有限公司进行会集采访。

  春景交至,六合清明。4月4日清明节,由陕西省委宣传部、陕西省委台办、陕西省祭陵办一起安排的2024“同根祭初祖 同心筑梦圆”会集采访活动圆满结束。

  在为期4天的采访中,来自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、澳门月刊、卫视新闻中文台等15家媒体的新闻记者,先后走进宝鸡市渭滨区、凤县、凤翔区、岐山县和延安市黄陵县,实地了解陕西的文明传承、开展示状,感触前史见识和血脉情感。

  一路参访,一路感触,媒体人用脚步丈量大美陕西,以报导记载人文陕西,传达陕西故事。

  千秋万载,周风流韵。陈旧精巧的青铜器及铭文,叙述着中华礼仪之邦的深广源头。

  4月1日,媒体团成员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,经过一件件宝贵的出土文物,感触周朝的精深工艺、周文明的博学多才。

  走进博物院展厅,铸造精巧的鼎、壶、尊、簋等青铜器,令人眼花缭乱。当镇院之宝何尊出现时,世人目光更是被深深招引。“何尊是西周前期盛酒器皿,其底部铭文中的‘宅兹我国’四字,便是‘我国’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……”跟着讲解员的娓娓道来,一扇通往周文明的时空之门慢慢翻开,媒体人在时空交织间体会着数千年前的文明魅力。

  卫视新闻中文台记者陈芃简直拍照了他看到的每一件文物。他表明,对周文明的了解曾大多来自影视作品,当逨盘、何尊等青铜器呈现在眼前时,他从神话回到史实,深感震慑。

  4月3日,媒体团成员来到岐山县凤凰山南麓,拜谒周公庙,一起感知中华美德之滔滔。

  春日时节,周公庙内古柏苍翠,殿宇轩昂,庄重庄重。媒体团成员在这儿旅游访古,学习“周公吐哺”“周公握发”等前史典故,对以周公为代表的我国圣贤的美德有了愈加深化的了解。

  “此次来周公庙观赏,让我对宣传语‘看我国 来宝鸡’有了全新的了解。博学多才的中华文明是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重要枢纽,期望能以媒体为桥梁,让更多港人同胞进一步探究咱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前史。”香港经济日报记者曹乐说。

  在凤县留凤关循环经济工业园工业孵化基地项目现场,一座座标准化厂房的钢构主体已完结,工人正在抓住进行外墙板装置,一座现代化园区已现雏形。但一年前,这儿仍是一片搁置的寒酸厂房、抛弃的农户房子。

  “工业孵化基地将经过尾矿和矿山弃渣资源化使用、锻炼废渣综合使用、有色金属收回提取,完成矿渣、废渣‘变废为宝’,真实让矿山企业经过循环经济完成绿色转型。”留凤关镇镇长文晶介绍,该项目正式投产后,日处理矿渣可达2000余吨,产品分别为机制砂、石粉、铅锌精矿,按现有市场行情预算年销售额将达8000余万元,为县域经济开展注入汹涌动力。

  香港商报记者胡秦玉说:“工业园对这些废矿废渣‘吃干榨净’,十分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开展。咱们我们都期望能凭借媒体力气,穿针引线,让粤港澳大湾区更多客商了解凤县的优势资源。”

  走进西凤酒智能化技改701制曲车间,一辆辆智能转运车络绎在运送通道上,有条有理地运送着曲块,极大的提升了运送功率;在岐山天缘食物有限公司,智能化环境让食醋年产能高达6万吨,为岐山“一碗面”经济的开展“增香添味”……一路走来,媒体记者亲自感触到三秦大地的新开展、新科技。

  4月4日清晨,媒体团成员驱车前往黄陵县,团体拜谒黄帝陵,参与甲辰(2024)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仪式。

  环球网记者杨芝琳早早就在现场安顿好摄像机及录音设备,预备将仪式中的精彩瞬间录制下来,并使用互联网向全世界华人传达。她说:“清明公祭轩辕黄帝仪式十分有意义,可以凝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,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的根由和见识。”

  上午9时50分,仪式真实开端。整体肃立,伐鼓鸣钟,《黄帝颂》响彻全场,表达中华儿女对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敬重之情。在敬献花篮和恭读祭文后,整体参祭人向轩辕黄帝像行三鞠躬礼。

  随后上台的乐舞告祭亦古亦今、大美大雅,表现中华祭祀文明的礼制标准。在音乐声中,一条“金色飞龙”腾空而起,形象再现“桥山龙驭”的传说。

  澳门月刊记者李望说:“公祭仪式不仅是整体中华儿女对国家文明根脉的认同仪式,也是展示华夏文明的盛典。我期望整体中华儿女都有时机经过仰视黄帝陵,为祖国国泰民安、民族生生不息而骄傲!”(苗雨蒙文/图)